石拱桥
1602views
在凌源市天盛号乡天盛号村外的一片沙质荒地上,发掘出一座古代石拱桥,经考证确定的金代民用石拱桥。石拱桥横跨古河床,为上下拱结构,是一座五柱头、四栏板的单孔石拱桥。桥宽4.7米,长3.8米,高3.4米,拱宽3.5米,两边有八字迎水墙,桥拱孔道跨度2.9米,上拱是半圆形,下拱为半椭圆形。桥面用90多块折扇形石条砌成,白灰灌缝,铁链固定束腰。拱两面的圈脸石,每段上都有一朵直径为28公分的浮雕大莲花,花为8瓣5蕊,有30颗圆珠将莲花圈围在中间,并且上下都有弦纹衬托,其设计美观大方,独具一格,可与苏州角直镇的“东美桥”相媲美,然而,它比东美桥要早300多年。从上下拱结构形式而言,它又比驰名中外的北京卢沟桥还早20多年。
?
金代石拱桥堪称中国桥染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为辽宁重点文文物保护单位。
?
有资料记载,这座石桥建于公元1170年,是金代世宗帝当朝、北宋神宗赵煦执政时期。桥为五柱头四栏、单拱,桥长3.8米,宽3.4米,跨度2.9米,桥面用90多块扇形石材构筑,以束腰铁链固定,桥拱正中有志石一块,记叙建桥时间、经过、建桥人。此桥是我国现存不多的古代石拱桥,对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历史文化、辽西古代经济等有重要价值。1988年12月,该桥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位于凌源市天盛号乡的省级保护文物——金代石拱桥,目前,正遭遇人为破坏。5月31日,笔者前往该桥参观旅游。快到桥时,当地农民就劝告笔者,别去看了,那里已成了“地雷阵”!笔者行至桥一看,果然如此。护桥的小院墙,已被人扒开一个豁口,桥下一摊一片,不是人屎就是人尿,院内荒草丛生;院门口,灰色花岗岩制的“保护”石碑,用手一推,晃晃悠悠。
?
有资料记载,这座石桥建于公元1170年,是金代世宗帝当朝、北宋神宗赵煦执政时期。桥为五柱头四栏、单拱,桥长3.8米,宽3.4米,跨度2.9米,桥面用90多块扇形石材构筑,以束腰铁链固定,桥拱正中有志石一块,记叙建桥时间、经过、建桥人。此桥是我国现存不多的古代石拱桥,对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历史文化、辽西古代经济等有重要价值。1988年12月,该桥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