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寺南朝梁天监十二年(513),衡阳市南区回雁峰山上建云禅寺,隋改名为雁峰寺。唐建寿佛殿,供无量寿佛像。明修有望岳亭、宫室寺、此君轩、望江楼等。清建大雄宝殿、大悲阁、摩云舍、望雁楼、指月寮等建筑。峰前有烟雨池,“雁峰烟雨”为古城衡阳八景之一。
回雁峰乃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峰,南朝刘宋《南岳记》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清同治《衡阳县志》载:“自唐以前,皆云南雁飞宿,不度衡阳,故峰受此号。”回雁峰上的雁峰寺初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二年,后废。唐天宝元年(742年)重建,宋、元、明、清历代皆有修葺。原有殿宇三重,房舍不下百余间。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军焚毁,仅存前殿和后。1949年后,政府曾派专人多次整修,广植树木花圃,并建以各种亭榭多处,使该寺成为一处重要的游览胜地和香客祭拜修行之所,并被国家确定为湖南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1944年,日军侵入衡阳,山上古林殿阁惨遭焚毁,仅存一座寺门和半间佛殿,寺门上“上达”二字相传为清代一高僧所书。1985年,回雁峰被辟为公园,占地约0、19平方公里。峰前新开辟的雁峰广场中心建有大雁雕塑,高10米,为衡阳市城徽。广场正面是一座雕梁画栋的仿古门厅,匾额"南岳第一峰"为赵朴初题写。峰上重修望岳台、雁峰寺,复原观天池、此君轩。
景区票价:
20元/人
湖南省衡阳市
景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