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 , 1959年在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是目前我国最大和保存物种最多的植物园。 在其发展的45年中,经历了数次的体制调整,版纳植物园于1996年从昆明植物研究所划出、与原昆明生态研究所合并成为中科院的一个独立研究机构。?
??????? 经中科院确认,版纳植物园以保护生物学和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学为其学科发展方向,以热带植物资源开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科研任务。 现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基地。 在职职工252人,其中:研究员19人、具有副高级职称人员30人、中级职称人员5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获得者1人。流动人员110人,其中:访问学者8人,在学研究生102人(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90人)。具有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生态学、植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云南省生态学会挂靠在该园。?
??????? 在中科院和昆明分院的直接领导与指导下,在云南省省委及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版纳植物园以 “ 建设世界一流植物园 ” 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团结协力、努力拼搏,在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园区建设、科普教育和科技开发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新的进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版纳植物园的900公顷的园地上,保存着大片的热带雨林,有引自国内外近万种热带植物,分布在棕榈园、榕树园、龙血树园、苏铁园、民族文化植物区、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等35个专类园区,是集热带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目前,数字化植物园工作在中国植物园处于领先地位。?
??????? 版纳植物园设有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心、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民族植物学与资源植物研究中心。建立了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种子库、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观测站、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开放实验室、热带植物标本馆、热带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馆、科技信息中心等科学实验支撑系统。目标和任务是:立足云南,面向我国西南(主要是热区)和东南亚,以热带、亚热带过渡区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为基础,探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物种濒危机制,为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 版纳植物园正在研究的重大项目有973项目、国家产业化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和科学院、云南省重大项目20项。四十多年的科学研究, 完成科研项目600余项,取得国家级、省部级成果88项、其它成果2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800余篇,申请专利24项,授权专利8项,主编出版专著45余部。?
??????? 版纳植物园 与5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其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全国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教基地”、全国“ AAAA 级旅游景区(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每年近50万人来园旅游并接受科普教育,为地方带来数亿元的经济收入。
历 史
?????? 1959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仑镇葫芦岛建立后,设立了经济植物研究室,由张育英任室主任。该室包含的4个小组中有一个组称为 ”植物资源组”,组长是李延辉。该小组便是标本馆的前身,而李延辉便是标本馆第一任负责人。?
?????? 自1959年至1974年期间,植物资源组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西双版纳地区热带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利用,随着课题不断开展,标本逐渐地增加,到1967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前的8年间,共采集存储植物标本14000多份。?
?????? 文革期间,所有的研究室都被撤消,科研工作基本都停止了。在文革最为混乱的7年时间中,新采集的标本一共只有5700多份。?
??????? 由于当时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标本馆的标本存储条件很差,而西双版纳地区的热带气候高温高湿,标本发霉和虫害严重,杀虫只能使用剧毒农药,也随着标本的逐渐增加,存储空间有限,建立新馆十分迫切。?
?????? 1974年6月,植物园成立了“植物分类研究室”,由裴盛基任室主任,直到1983年12月。其间,在1976年为图书馆和标本馆新建了一栋房子,使标本存储面积达到了490m2,增加了标本的存储空间,一定程度地降低了空气湿度,但是,虫害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这期间,分类室承担了一些志书的编写任务,出版了:《西双版纳地区植物名录》铅印本,《中国植物志》和《云南植物志》肉豆蔻科、《西双版纳傣药志》(1)/(2)/(3)册等专著,并参加了获林业部一等奖的《中国树木志》的编写;同时,广泛地配合植物园植物化学研究室,经济植物研究室开展了植物资源特别是抗癌药物、工业特殊用途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9年时间里新采集增加标本34000多份。?
??????? 1984年1月—1986年12月,由李延辉担任植物分类室主任。此期间分类室发表出版了《西双版纳高等植物名录》第1版。?
?????? 1987年1月,植物园归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而标本馆作为一个小组归属于新成立的“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室”,由陶国达任研究室主任直到1995年底。在此8年时间里,标本馆参加了地方林业和自然保护部门对自然保护区大量的综合性野外考察工作,新采集增加了44000多份标本。?
??????? 1996年11月—1998年12月,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分离,植物园与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所合并,单位名称仍然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作为一个小组归属于“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室”,由殷寿华任室主任,朱华博士负责标本馆工作。在此期间,原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所的大约1万份森林样方凭证标本并入西园标本馆。
注意事项:
1.请根据购票规定购买门票、验票后方可入园。因工作关系入园者必须事先联系,经同意后方可入园。
2.入园车辆必须遵守景区保安人员的指挥,按规定的行驶路线行驶,不得随意停放。
3.园区内禁止吸烟和野外用火,易燃易爆物不准带入园区。
4.做文明游客,严禁打架斗殴,用淫秽的语言侮辱他人。
5.爱护园内一草一木,请勿采折花木、攀树照像、乱刻乱画、下塘戏水。
6.爱护园内飞禽走兽和水栖动物,不准乱捕乱猎、投食喂鱼、钓鱼、捉鱼和捕捉昆虫鸟兽。
7.文明旅游,请勿随地乱丢垃圾,严禁把垃圾丢进花池内;现金和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
8.在园区内拍摄电影、电视,广告和进行各种考察活动,需经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
9.工作人员在值勤工作中,请予以主动配合,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
景区亮点:我国面积最大、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当地人把它称为勐仑热带植物园。
这个植物园因建在勐腊县勐仑镇的一个状似葫芦的岛屿上,被湄公河的支流罗梭江水环红而得名。植物园为50年代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蔡希陶所创建,培植有中外热带植物3000种,建立了12个专类区,其中1700种是本地植物,中有诸多厅花异草,珍稀物种,世所罕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荟萃中外热带、亚热带植物的宝库。这里在3000多个物种中,不少奇异品种,为大多数人所未闻。比如周恩来总理从西非带回种子,在植物园里种植成功的"神秘果",这是一种灌木上生长出来的,花生米大小的果子,吃下去立即改变你的味觉,酸涩的东西到了口里,立刻变成又鲜又甜的美味;还有从拉美亚马逊河流域引进的世界上叶面最大的水生植物----王莲,叶型大如盆,叶片浮在水面上,负载六七十公斤的重物也不会下沉;还有会闻乐起舞的"跳舞草",会流"血"的龙血树,会下雨的"下雨树",会吃小虫的猪笼草,以及"树下虾泉"等等千奇百怪,应有尽有的植物。同时植物园中还设有植物标本馆,珍稀濒危植物种资源库和生物技术实验室。该园已成为我国热带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研究中心,同进这个驰名中外的植物园,也是中外游人慕名必到的参观游览景点。
门票:35元
导游费:50元,游客人数不超过25人。科普导游员对无偿服务的游客采取10人以上起导。
园内配备有10辆观光旅游电瓶车,电瓶车为有偿服务,每辆车次收费100元。
西双版纳一年只有旱季和雨季,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说法。为省内为数不多的一个没有冬季的地方,在最冷的1月,这里的平均气温是16℃,而最热的时候,平均气温也只有28℃。这样的气温使得西双版纳是个从来没有降过雪的地方,也个是长时间处于阳光下面的地方。11月至次年的4月到西双版纳旅行是最合适的,这段时间气温不高,也不冷;6-9月到西双版纳旅行就有机会尝遍那里的热带水果,真是妙不可言。5-10月进入雨季,公路路况较好挡不住这里的旅游旺季的到来。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 , 1959年在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是目前我国最大和保存物种最多的植物园。 在其发展的45年中,经历了数次的体制调整,版纳植物园于1996年从昆明植物研究所划出、与原昆明生态研究所合并成为中科院的一个独立研究机构。?
??????? 经中科院确认,版纳植物园以保护生物学和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学为其学科发展方向,以热带植物资源开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科研任务。 现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基地。 在职职工252人,其中:研究员19人、具有副高级职称人员30人、中级职称人员5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获得者1人。流动人员110人,其中:访问学者8人,在学研究生102人(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90人)。具有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生态学、植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云南省生态学会挂靠在该园。?
??????? 在中科院和昆明分院的直接领导与指导下,在云南省省委及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版纳植物园以 “ 建设世界一流植物园 ” 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团结协力、努力拼搏,在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园区建设、科普教育和科技开发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新的进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版纳植物园的900公顷的园地上,保存着大片的热带雨林,有引自国内外近万种热带植物,分布在棕榈园、榕树园、龙血树园、苏铁园、民族文化植物区、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等35个专类园区,是集热带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目前,数字化植物园工作在中国植物园处于领先地位。?
??????? 版纳植物园设有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心、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民族植物学与资源植物研究中心。建立了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种子库、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观测站、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开放实验室、热带植物标本馆、热带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馆、科技信息中心等科学实验支撑系统。目标和任务是:立足云南,面向我国西南(主要是热区)和东南亚,以热带、亚热带过渡区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为基础,探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物种濒危机制,为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 版纳植物园正在研究的重大项目有973项目、国家产业化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和科学院、云南省重大项目20项。四十多年的科学研究, 完成科研项目600余项,取得国家级、省部级成果88项、其它成果2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800余篇,申请专利24项,授权专利8项,主编出版专著45余部。?
??????? 版纳植物园 与5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其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全国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教基地”、全国“ AAAA 级旅游景区(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每年近50万人来园旅游并接受科普教育,为地方带来数亿元的经济收入。
历 史
?????? 1959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仑镇葫芦岛建立后,设立了经济植物研究室,由张育英任室主任。该室包含的4个小组中有一个组称为 ”植物资源组”,组长是李延辉。该小组便是标本馆的前身,而李延辉便是标本馆第一任负责人。?
?????? 自1959年至1974年期间,植物资源组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西双版纳地区热带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利用,随着课题不断开展,标本逐渐地增加,到1967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前的8年间,共采集存储植物标本14000多份。?
?????? 文革期间,所有的研究室都被撤消,科研工作基本都停止了。在文革最为混乱的7年时间中,新采集的标本一共只有5700多份。?
??????? 由于当时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标本馆的标本存储条件很差,而西双版纳地区的热带气候高温高湿,标本发霉和虫害严重,杀虫只能使用剧毒农药,也随着标本的逐渐增加,存储空间有限,建立新馆十分迫切。?
?????? 1974年6月,植物园成立了“植物分类研究室”,由裴盛基任室主任,直到1983年12月。其间,在1976年为图书馆和标本馆新建了一栋房子,使标本存储面积达到了490m2,增加了标本的存储空间,一定程度地降低了空气湿度,但是,虫害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这期间,分类室承担了一些志书的编写任务,出版了:《西双版纳地区植物名录》铅印本,《中国植物志》和《云南植物志》肉豆蔻科、《西双版纳傣药志》(1)/(2)/(3)册等专著,并参加了获林业部一等奖的《中国树木志》的编写;同时,广泛地配合植物园植物化学研究室,经济植物研究室开展了植物资源特别是抗癌药物、工业特殊用途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9年时间里新采集增加标本34000多份。?
??????? 1984年1月—1986年12月,由李延辉担任植物分类室主任。此期间分类室发表出版了《西双版纳高等植物名录》第1版。?
?????? 1987年1月,植物园归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而标本馆作为一个小组归属于新成立的“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室”,由陶国达任研究室主任直到1995年底。在此8年时间里,标本馆参加了地方林业和自然保护部门对自然保护区大量的综合性野外考察工作,新采集增加了44000多份标本。?
??????? 1996年11月—1998年12月,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分离,植物园与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所合并,单位名称仍然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作为一个小组归属于“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室”,由殷寿华任室主任,朱华博士负责标本馆工作。在此期间,原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所的大约1万份森林样方凭证标本并入西园标本馆。
注意事项:
1.请根据购票规定购买门票、验票后方可入园。因工作关系入园者必须事先联系,经同意后方可入园。
2.入园车辆必须遵守景区保安人员的指挥,按规定的行驶路线行驶,不得随意停放。
3.园区内禁止吸烟和野外用火,易燃易爆物不准带入园区。
4.做文明游客,严禁打架斗殴,用淫秽的语言侮辱他人。
5.爱护园内一草一木,请勿采折花木、攀树照像、乱刻乱画、下塘戏水。
6.爱护园内飞禽走兽和水栖动物,不准乱捕乱猎、投食喂鱼、钓鱼、捉鱼和捕捉昆虫鸟兽。
7.文明旅游,请勿随地乱丢垃圾,严禁把垃圾丢进花池内;现金和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
8.在园区内拍摄电影、电视,广告和进行各种考察活动,需经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
9.工作人员在值勤工作中,请予以主动配合,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
景区亮点:我国面积最大、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当地人把它称为勐仑热带植物园。
这个植物园因建在勐腊县勐仑镇的一个状似葫芦的岛屿上,被湄公河的支流罗梭江水环红而得名。植物园为50年代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蔡希陶所创建,培植有中外热带植物3000种,建立了12个专类区,其中1700种是本地植物,中有诸多厅花异草,珍稀物种,世所罕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荟萃中外热带、亚热带植物的宝库。这里在3000多个物种中,不少奇异品种,为大多数人所未闻。比如周恩来总理从西非带回种子,在植物园里种植成功的"神秘果",这是一种灌木上生长出来的,花生米大小的果子,吃下去立即改变你的味觉,酸涩的东西到了口里,立刻变成又鲜又甜的美味;还有从拉美亚马逊河流域引进的世界上叶面最大的水生植物----王莲,叶型大如盆,叶片浮在水面上,负载六七十公斤的重物也不会下沉;还有会闻乐起舞的"跳舞草",会流"血"的龙血树,会下雨的"下雨树",会吃小虫的猪笼草,以及"树下虾泉"等等千奇百怪,应有尽有的植物。同时植物园中还设有植物标本馆,珍稀濒危植物种资源库和生物技术实验室。该园已成为我国热带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研究中心,同进这个驰名中外的植物园,也是中外游人慕名必到的参观游览景点。
门票:35元
导游费:50元,游客人数不超过25人。科普导游员对无偿服务的游客采取10人以上起导。
园内配备有10辆观光旅游电瓶车,电瓶车为有偿服务,每辆车次收费100元。
西双版纳一年只有旱季和雨季,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说法。为省内为数不多的一个没有冬季的地方,在最冷的1月,这里的平均气温是16℃,而最热的时候,平均气温也只有28℃。这样的气温使得西双版纳是个从来没有降过雪的地方,也个是长时间处于阳光下面的地方。11月至次年的4月到西双版纳旅行是最合适的,这段时间气温不高,也不冷;6-9月到西双版纳旅行就有机会尝遍那里的热带水果,真是妙不可言。5-10月进入雨季,公路路况较好挡不住这里的旅游旺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