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位于西奈半岛(Sinai) 南端的沙漠城市,濒临红海亚喀巴湾。历史上曾长期无人居住,1967年至1982年曾被以色列占领,1982年根据戴维营协议归还埃及。凭借灿烂阳光与清 澈海水,沙姆沙伊赫每年吸引了大批欧洲与以色列游客。沙姆沙伊赫地区的珊瑚礁极为出名,在深海潜泳爱好者中大受欢迎。 沙姆沙伊赫依山傍海,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两条黄金海岸在此交汇,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有细软 的沙滩、温热的海水和常年充足的日照。最引人入胜的美景是那几乎没有污染的红海珊瑚礁海域。红海具备珊瑚生长的最佳环境,这里有200多种珊瑚礁和活珊 瑚,多种海洋动植物在珊瑚礁上栖息,海底奇观光怪陆离。每年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观光游览。此地还开辟了潜水探险、帆板冲浪、海滩越野等很多旅 游项目。沙姆沙伊赫建有国际机场、许多饭店和旅游村,每年都接待着近200万世界各国的旅游者。 该城同时也是解决巴以矛盾冲突的见证之地。今年2月,以色列总理沙龙与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在沙姆沙伊赫签署了一份停火协议。 埃及红海边的沙姆沙伊赫,地区西奈半岛的最南端,是这片属于埃及的亚洲领土上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没有任何文物古迹,完全是以温暖的阳光、细软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来吸引外国游客。 开车在沙姆沙伊赫转上一圈,城市不大,却建设得很美。城区建在一片高坡上,完全称不上繁华,甚 至商业也谈不上如何发达。不过围绕海湾在红海边建起的鳞次栉比的星级饭店和高档度假村,却能满足游客的所有需求,尽管消费水平在西奈它是最高的,但外国游 客却能在此尽兴,感到在此度假确实“值”。 12月下旬的欧洲早已寒风刺骨,甚至冰天雪地,可是在这里欧洲游客不仅能下海游泳,或躺在海滩边晒太阳,还可在近海潜水看美丽的珊瑚与游鱼。连我这种没有胆量下水的人,穿件单衣在游泳池边的躺椅上被中午的太阳晒上一会儿,浑身懒洋洋的说不上有多舒坦。 有人说埃及人是得祖先的荫庇,继承了古埃及文明的无价之宝,才奠定了在国际旅游市场的黄金地 位。可眼前沙姆沙伊赫火树银花的美景却完全是当代人靠双手开发和建设起来的旅游度假胜地,真主除了赐予红海外,似乎更严酷地给了他们一片沙漠。因此可以说 完全是“无烟工业”造就了这座城市。今天的沙姆沙伊赫之所以能以旅游业确立其在埃及经济中的地位,完全应当归功于当代的埃及人。 据说沙姆沙伊赫的旅游业最初是以色列人占领西奈时开发的,目前市里的一些建筑仍然明显带着以色 列风格。不过自从埃及收回西奈半岛后,20年来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建设,使它的风光更加绮妮多姿,也更具有埃及特色。现代化的机场、发达的高速公 路、新建的旅游饭店及其设施,以及到位的旅游服务“软件”,全都是一流水准。曾经创造过灿烂古代文明的埃及人,现在正在穆巴拉克总统的领导下,进行着开发 和建设现代西奈的历史使命。 不过自从美国“9·11事件”之后,埃及的旅游业受到了严重影响,沙姆沙伊赫的外国游客人数也 明显减少了许多。我们下榻的五星级度假村原先的标价是一晚上90美元,但给我们结算的实际价格已不足原先的一半。据埃及专家估计,迄今埃及的外汇收入损失 已达5亿美元,预计到2002年6月底的累计损失将达到约20亿美元。沙姆沙伊赫最近20年的变迁,以及最近数月国际形势的变化充分说明,一个稳定团结的 国内环境,以及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沙姆沙伊赫现在的出名已不再全和旅游相关了:一是因为穆巴拉克总统经常在此地会见外国政要,商讨双边关系和国际事务;他在这里会见过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不久前又接见了外交部长唐家璇。二是这里曾举行过处理巴以冲突的沙姆沙伊赫会议。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原来每年夏天的度假地在亚历山大,而现在却更喜欢来沙姆沙伊赫度假;他常在这 里会见来访的各国政要。不仅穆巴拉克喜欢沙姆沙伊赫,英国首相布莱尔也很喜欢这里,据说他在每年的新年,常携家带口到这里度假。至于巴以领导人,因地缘关 系,更是这里的常客。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现任总统布什也很喜欢这座小城。克林顿曾数次来在这里参加各种峰会;布什总统对沙姆沙伊赫也赞许有加。 近年来,沙姆沙伊赫多次举行重要的国际和平会议,规模最大的一次就是1996年3月举行的,有29位国家政要参加的和平峰会;此外,1999年9月,巴以 双方在此正式签署了,就执行巴以临时和平协议问题达成的《沙姆沙伊赫备忘录》;还有就是在2000年,成功举办的旨在推动巴以和平的埃及、以色列、巴勒斯 坦和约旦四方峰会等。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0-2001年度和平之城”奖颁发给沙姆沙伊赫,以表彰该城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做出的贡献。 这几年,各种会议在沙姆沙伊赫流行起来,尤其是入夏,各国政治家、艺术家、文人等各个阶层的人都慕名而来,在开会的同时,消暑休假。当然,政要们在此开会 的原因除了沙姆沙伊赫环境幽雅,依山傍水,不为大都市的烦躁所打扰外,还因为,埃及在中东和国际上的地位为各方提供了合作平台。西奈处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 点上,这些奉行不同文明和制度的政要们在此找到一个融洽的谈判桌。